【圣保路資訊】國際巨頭所謂的“合成油”你真的了解其中寓意嗎?
2018-10-25
之前有一個美孚與嘉實多的世界官司,這里圣保路潤滑油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他們的全合成潤滑油吧。
這個的起由是1999年的美國,美國國家廣告部(NAD,national advertising division of thecouncil of better business bureaus)接到了美孚對嘉實多的指控:美孚聲稱,嘉實多改變了他們Syntec系列的產(chǎn)品配方,該產(chǎn)品原先使用70%的4類PAO基礎油,現(xiàn)在改為100%礦物油提煉的三類為基礎油了,并向嘉實多提出了三項控告:
控告1:嘉實多故意誤導消費者稱其為“合成”機油
控告2:嘉實多使用“次等”產(chǎn)品欺瞞消費者
控告3:嘉實多在廣告宣傳中使用了“優(yōu)于”其他任何發(fā)動機油的宣傳語
美國國家廣告部(NAD)除了請教了潤滑油行業(yè)專家,他們還請來了語言學家,為的是第一項指控中的“合成”二字。
在此之前,全世界潤滑油行業(yè)早已達成共識:基礎油中只有四類PAO和五類酯類不是從石油中直接提取的,可以稱之為“合成”;但無論怎樣加工,只要是是從礦物石油中提取出來的,都不能稱作“合成”油,比如此案中有爭議的三類高度加氫裂解油。
然而,嘉實多的律師掏出了美國最權威的韋伯斯特大字典,將synthetic(合成)的解釋念了一遍,“人造的;人為設計的、編排的或者生產(chǎn)的,為了模仿或者替代通常實體的”。嘉實多的律師聲稱,自然界沒有車用潤滑油,自然界只有石油,所以即使是礦物油,只要嘉實多通過工業(yè)手段生產(chǎn)出來就成為人造產(chǎn)品,就是“合成”。語言學家表示贊成,NAD由此判決第一條指控不成立。
第二條指控“嘉實多使用次等產(chǎn)品欺瞞消費者”。NAD從美國請來包括SAE、API、汽車廠在內(nèi)的各種專家對油品質(zhì)量進行檢測,竟然發(fā)現(xiàn)嘉實多Syntec采用的100%礦物油基礎新配方在多項技術指標上接近于有四類PAO的老配方。因此NAD判決第二條指控不成立。
對第三項控告,NAD稱“沒有證據(jù)證明嘉實多的這一說法”,判決嘉實多在廣告中不得再使用這句話。
這兩家國際石油大鱷為什么要為了區(qū)區(qū)“合成”二字打官司呢?“合成”兩個字背后是巨大的利益??匆豢词袌錾系V物油、合成油、全合成油之間的差價,你就會明白,這個英文單詞官司的背后,涉及高達幾百億、幾千億美元的利益。美孚能夠立足于潤滑油市場,靠的是金裝一號。美孚金裝一號以四類PAO為基礎油,成本高于嘉實多的3+新配方。
自從NAD的這場審判之后,潤滑油“合成”的概念就模糊了。美孚再也不跟嘉實多玩“合成”概念了,毅然而然地給自家產(chǎn)品標上“full synthetic”(全合成)的字樣,以區(qū)于“synthetic”(全合成)產(chǎn)品。有了“全合成”,就出現(xiàn)了“超級全合成”;和合成不沾邊的也敢稱自己是“半合成”。最終,美孚被隨意改姓的同行們逼得沒辦法,美孚一號新配方也不是100%PAO了,速霸2000也稱為合成油了。
四類PAO為基礎油的“全合成”潤滑油,是絕對不可能像某些電商上那樣賣到99元/4升的。PAO價格原本就不低,更何況還要算入添加劑和包裝的成本。如此價格連成本都不夠,又怎么可能是真的全合成呢?
說到“半合成”,這是一個很不清晰的概念。合成油與礦物油的比例究竟如何才算“半合成”?合成油:礦物油=1:99,還是合成油:礦物油=1:1?用筷子頭蘸一下原漿基酒,再蘸一下剛兌好的食用酒精就,生產(chǎn)出15年原漿白酒的方法,在潤滑油這行業(yè)里也不是沒有的。
真正的“半合成”潤滑油應該滿足礦物油:合成油=6:4,而不是7:3。
通過以上的美孚和嘉實多的世紀官司,就能得出了全合成和合成型以及各種區(qū)分,不過不管如何,這都是一種進步,也算人類進步的一大發(fā)明。當然圣保路潤滑油也會努力做的更好。
這個的起由是1999年的美國,美國國家廣告部(NAD,national advertising division of thecouncil of better business bureaus)接到了美孚對嘉實多的指控:美孚聲稱,嘉實多改變了他們Syntec系列的產(chǎn)品配方,該產(chǎn)品原先使用70%的4類PAO基礎油,現(xiàn)在改為100%礦物油提煉的三類為基礎油了,并向嘉實多提出了三項控告:
控告1:嘉實多故意誤導消費者稱其為“合成”機油
控告2:嘉實多使用“次等”產(chǎn)品欺瞞消費者
控告3:嘉實多在廣告宣傳中使用了“優(yōu)于”其他任何發(fā)動機油的宣傳語
美國國家廣告部(NAD)除了請教了潤滑油行業(yè)專家,他們還請來了語言學家,為的是第一項指控中的“合成”二字。
在此之前,全世界潤滑油行業(yè)早已達成共識:基礎油中只有四類PAO和五類酯類不是從石油中直接提取的,可以稱之為“合成”;但無論怎樣加工,只要是是從礦物石油中提取出來的,都不能稱作“合成”油,比如此案中有爭議的三類高度加氫裂解油。
然而,嘉實多的律師掏出了美國最權威的韋伯斯特大字典,將synthetic(合成)的解釋念了一遍,“人造的;人為設計的、編排的或者生產(chǎn)的,為了模仿或者替代通常實體的”。嘉實多的律師聲稱,自然界沒有車用潤滑油,自然界只有石油,所以即使是礦物油,只要嘉實多通過工業(yè)手段生產(chǎn)出來就成為人造產(chǎn)品,就是“合成”。語言學家表示贊成,NAD由此判決第一條指控不成立。
第二條指控“嘉實多使用次等產(chǎn)品欺瞞消費者”。NAD從美國請來包括SAE、API、汽車廠在內(nèi)的各種專家對油品質(zhì)量進行檢測,竟然發(fā)現(xiàn)嘉實多Syntec采用的100%礦物油基礎新配方在多項技術指標上接近于有四類PAO的老配方。因此NAD判決第二條指控不成立。
對第三項控告,NAD稱“沒有證據(jù)證明嘉實多的這一說法”,判決嘉實多在廣告中不得再使用這句話。
這兩家國際石油大鱷為什么要為了區(qū)區(qū)“合成”二字打官司呢?“合成”兩個字背后是巨大的利益??匆豢词袌錾系V物油、合成油、全合成油之間的差價,你就會明白,這個英文單詞官司的背后,涉及高達幾百億、幾千億美元的利益。美孚能夠立足于潤滑油市場,靠的是金裝一號。美孚金裝一號以四類PAO為基礎油,成本高于嘉實多的3+新配方。
自從NAD的這場審判之后,潤滑油“合成”的概念就模糊了。美孚再也不跟嘉實多玩“合成”概念了,毅然而然地給自家產(chǎn)品標上“full synthetic”(全合成)的字樣,以區(qū)于“synthetic”(全合成)產(chǎn)品。有了“全合成”,就出現(xiàn)了“超級全合成”;和合成不沾邊的也敢稱自己是“半合成”。最終,美孚被隨意改姓的同行們逼得沒辦法,美孚一號新配方也不是100%PAO了,速霸2000也稱為合成油了。
四類PAO為基礎油的“全合成”潤滑油,是絕對不可能像某些電商上那樣賣到99元/4升的。PAO價格原本就不低,更何況還要算入添加劑和包裝的成本。如此價格連成本都不夠,又怎么可能是真的全合成呢?
說到“半合成”,這是一個很不清晰的概念。合成油與礦物油的比例究竟如何才算“半合成”?合成油:礦物油=1:99,還是合成油:礦物油=1:1?用筷子頭蘸一下原漿基酒,再蘸一下剛兌好的食用酒精就,生產(chǎn)出15年原漿白酒的方法,在潤滑油這行業(yè)里也不是沒有的。
真正的“半合成”潤滑油應該滿足礦物油:合成油=6:4,而不是7:3。
通過以上的美孚和嘉實多的世紀官司,就能得出了全合成和合成型以及各種區(qū)分,不過不管如何,這都是一種進步,也算人類進步的一大發(fā)明。當然圣保路潤滑油也會努力做的更好。